精選藝術

獨樹一幟:台灣當代彩墨名家

上世紀50年代起,現代藝術思潮席捲台灣藝壇,也對當時的「國畫」有所衝擊,畫家們或者擁抱現代藝術思維大膽改革傳統、或是與傳統文化相互辯證和交融,皆以自身取向進行水墨畫的創作。此外,隨著資訊傳播與科技進展,畫家在藝術思潮的接觸、受到生活中的視覺刺激等影響,也對水墨畫中「以墨為主、設色為輔」的觀念有所反思,色彩所扮演的角色更顯重要。發展至今,台灣當代彩墨面貌可謂多元紛呈、琳琅滿目而不拘一格。

詩書畫印四絕 江兆申

江兆申(1925-1996)「樵屋聽泉」 設色紙本 框 62×97 cm。成交價: NT$354,000。此作品於2021年10月30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台灣當代藝術家精粹上拍賣。

江兆申(1925-1996)出生於安徽書香世家,渡海來台後求教於溥心畬學習詩文書畫篆刻,1965年起進入故宮博物館任職,逐步升遷於副院長職務退休。1980年的《樵屋聽泉》作品,取宋人詩意入畫,描繪春天之景。前景群樹繞屋,右側則有大片山勢切分空間,並與中景互相接續,是江兆申作品中常見的手法。遠景則以淡墨表現雨霧迷濛。整幅作品墨色溫潤,用筆和緩不顯急躁,設色也力求淡麗雅致,充分春天時「吹面不寒楊柳風」之暖意。

白雲堂傳人 胡念祖

胡念祖(1927-2019)「山水」 綜合媒材畫布 繃架 1999年作 50×60.5cm。成交價: NT$212,400。此作品於2021年10月30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台灣當代藝術家精粹上拍賣。

胡念祖(1927-2019)出生於湖南,1948年拜黃君璧為師,山水飛瀑深得黃君璧之傳。1971年胡念祖赴美定居與進修,並致力於文化推廣。受到生活環境的視覺刺激與美國的藝術思潮啟發,也對於西方繪畫有所研究。1999年的《山水》便是胡念祖融會西方繪畫這一支線的佳作,捨棄宣紙改用畫布,前方大塊黑色上有紅、黃色點交織,其中隱約可見的樹枝與後方淺灰色描繪的山坡與涼亭,將觀者目光從色彩斑斕的抽象畫面拉回秋日山林之景。以西畫材料造東方山水之意境、輕重與濃淡對比強烈、抽象與現實手法結合,可謂匠心獨具。

曲線的藝術 楚戈

楚戈(1931-2011)「三湘的記憶」 綜合媒材紙本 框 2005年作 66.7×68.5cm。成交價: NT$129,800。此作品於2021年10月30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台灣當代藝術家精粹上拍賣。

楚戈(1931-2011)本名袁德星,出生於湖南,跨足古物鑑定、詩人、作家、畫家等領域,曾任職故宮博物院器物處,也是台灣現代藝術的引領人物。2005年的《三湘的記憶》是畫家描寫記憶中的家鄉景色,在揉皺的紙張上先勾勒山形,再以側鋒渴筆塗刷形成山石肌理,山巒綿延堆疊,幾乎佔滿畫面,構圖極富趣味性。而後再以淡藍色為主調,偶爾以赭石提點屋宇,構圖雖趨於盈滿,但墨、彩皆以淡雅為多,使畫面呈現出流動而不滯礙的氣息。

現代水墨之父 劉國松

劉國松(B.1932)「山魂」 設色紙本 框 1999年作 94×21.5cm。成交價: NT$1,652,000。此作品於2021年10月30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台灣當代藝術家精粹上拍賣。

劉國松(B.1932)出生於山東,1951年進入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在朱德群、廖繼春等師長影響下投入現代藝術運動。1961年回歸紙墨媒材創作,主張「革筆的命」,打破水墨畫創作筆然中鋒用筆之框架,是「中國畫現代化」之代表。《山魂》由四個畫面組成,利用極易失敗的「水拓法」在宣紙上留下墨汁流淌之痕跡,再以藍色多次暈染而成。劉國松擅長使用色彩來造境,此作之意象似是山雨欲來的煙靄景色,又像是深邃無盡的海底風景。

嶺南派大師 歐豪年

歐豪年(B.1935)「芭蕉小蟲」 設色紙本 畫心 96.5x54cm。成交價: NT$413,000。此作品於2021年10月30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台灣當代藝術家精粹上拍賣。

歐豪年(B.1935)出生於廣東,師承嶺南派第二代名家趙少昂,1970年定居台灣,是當代嶺南派的代表畫家。《芭蕉小蟲》以墨色為主要基調,用飽含墨汁的筆鋒刷出蕉葉,再以淡紅、淡紫畫花朵,並以撞粉法來表現出雨後花朵嬌嫩欲滴之感,一蜜蜂被畫香吸引而來,更增加了畫面的豐富度與畫面意蘊。此作構圖採取左輕右重、上密下疏的配置,左下角大量留白,並以落款填補左上方、形成的險絕敧側之勢,畫面輕重配置極為巧妙。

東方畢卡索 閻振瀛

閻振瀛(B.1940)「荷花」 彩墨紙本 畫心 126.5×65.3cm。成交價: NT$236,000。此作品於2021年10月30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台灣當代藝術家精粹上拍賣。

閻振瀛(B.1940)出生於山東,東吳大學外文系畢業,赴美取得戲劇藝術與實用語言學博士學位。跨足詩人、翻譯、雜誌主編等領域。閻振瀛受到原住民雕刻啟發而投入繪畫創作,《荷花》以活潑的筆觸勾勒荷葉,再以長線條表現荷莖的交織,形式構成有如樂譜上的音符。畫面色彩以藍綠色強化色塊分布,再以紅色來表現荷花與游魚,水面上的橫向波紋似是雕刻中入木三分的刀痕。閻振瀛以水墨為基礎,融會馬諦斯、米羅的畫風,於當代彩墨中別出新裁。

新文人意象 李義弘

李義弘(B.1941)「清谿如鏡」 設色紙本 畫心 1989年作 96×89.5cm。成交價:NT$531,000。此作品於2021年10月30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台灣當代藝術家精粹上拍賣。

李義弘(B.1941)出生於台南,就讀藝專期間師承高一峰、傅狷夫、胡克敏等名師奠定良好基礎,畢業後進入江兆申之門下學習。此外,李義弘亦醉心於攝影,1989年的《清谿如鏡》以縱向描寫河川兩側人家,可說是李義弘結合鏡頭取景的視角發展成極具個人特色的畫面配置方式。兩側房屋櫛比鱗次形成視覺韻律,樹木向河川中央生長,是串接左右畫面的重要元素。樹葉以鮮豔的紅、橙兩色點出,使作品色彩於樸素簡約中增添暖意。

收藏指南:專家指出,藝術品收藏家,親身鑑賞不同畫作,不僅能夠建立自己的視覺感受經驗,亦能增進對藝術品市場變化的敏銳度,大有所益。以國家美術館為例,國美館典藏江兆申《子規聲裏雨如煙》胡念祖《山水》閻振瀛《有鴿子的黃昏》;北美館典藏楚戈《花季》劉國松《月之蛻變之29》歐豪年《寒山子題壁》;歷史博物館典藏李義弘《小橋垂釣》等作品,皆精彩豐富,值得參訪。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