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藝術

2022藝流秋拍 文殊閣公益專拍-西畫專區

L2006 林風眠 大理花

林風眠(1900-1991)大理花 設色紙本 框 1976年作 60 x 67 cm。估價:NT$2,800,000 – NT$3,5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上拍賣。

接近正方形的畫幅、鮮豔穠麗的設色是林風眠的典型畫風,這件作品描繪大理花,主題置於畫面中心,周圍以綠葉襯托七彩斑斕的花朵,四個角落以淡雅的色調暈染,不僅能與飽滿的中心產生虛實的對比效果,也讓畫面整體保有空氣流動之感。林風眠早年留學法國,在巴黎期間受到野獸派、表現主義之風薰陶,致力於現代藝術的推動與中國畫改革。《大理花》作品乍看之下不似中國畫,畫中也未見水墨表現之處,但花卉點葉之法仍可見寫意花卉之脈絡,畫家一改前人墨色為主、色彩為輔的畫法,企圖透過色彩來呈現東方特質,是為林氏代表性的難得佳作之一。

L2005 藍蔭鼎 淡江雨後

藍蔭鼎(1903-1979)淡江雨後 水彩紙本 框 1960年作 34 x 66 cm。估價:NT$300,000 – NT$6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上拍賣。

藍蔭鼎擅長描寫台灣農村景色,作品樸質、恬淡的特質深受大眾喜愛。此件作品描繪淡水雨後風光,充分表現出空氣中的濕潤感。畫紙的長寬比例約為二比一,在水彩畫中並不常見。畫面中的山巒、樹木,帶有水墨皴擦之畫法,船隻、人物等點景更有濃厚的水墨畫痕跡。但從構圖的配置、水面倒影的描寫、遠山不以雲氣來做虛化區隔空間等細部,則可得見畫家具備西畫的觀念。藍蔭鼎的水彩創作常用毛筆作畫,搭配墨汁與水彩畫顏料,交融出帶有水墨韻味的獨特表現,這件作品即是最佳的例證。

L2007 林玉山 喜馬拉雅雪山

林玉山(1907-2004)喜馬拉雅雪山 膠彩紙本 框 49.5x 64 cm。估價:NT$200,000 – NT$4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上拍賣。

林玉山的畫風重彩、淺絳兼備,早年的作品以精細描繪、填彩設色的細膩畫風為多,並在台展中嶄露頭角。中年之後趨向以筆墨皴擦為主調,並試圖與重彩相融合。此作《喜瑪拉雅雪山》雖然沒有署年,但從他留存的畫跡來推論,應當是1983年初到尼泊爾旅行之後所創作。視角遠眺喜馬拉雅山,先勾勒山形輪廓、再用側鋒乾擦來塑造堅實的山稜肌理,之後層層敷染色彩、天空也以青色來烘托山頂的雪白。此一時期林玉山已然完美融合筆墨與重彩,用筆肯定、設色醇厚,墨彩之間達到兼容並蓄之妙境。

L2016 陳永森 流紋

陳永森(1913-1997)流紋 膠彩木板 框 1963年作 58.5 x 70 cm。估價:NT$150,000 – NT$2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上拍賣。

陳永森天賦英才,創作類別橫跨膠彩、油畫、書法、雕刻等類項,曾在日本美術展覽會中同時入選所有類項,有「萬能藝術家」之讚譽。《流紋》之作的媒材為膠彩,畫家描繪水面變化萬千的紋理,形式構成全然抽象,是陳永森面對戰後抽象表現藝術浪潮的回應,也是他留存作品中極為少見的風格類型。陳永森對於膠彩的運用手法獨樹一幟,粗顆粒的礦物質顏料層層疊加,每次上色之後都必須等待顏料乾透才能繼續繪製,避免日後崩裂剝落,因此每件作品都需費時數月之久才能完成。若是就近觀之,觀者便可得見畫面上有如淺浮雕的肌理,是畫家融合油畫、雕塑於一爐的體現。

L2028 吳冠中 水鄉

吳冠中(1919-2010)水鄉 設色紙本 框 1983年作 68 x 137 cm。估價:NT$5,000,000 – NT$8,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上拍賣。

吳冠中與趙無極、朱德群並稱,為「旅法三劍客」之一員,在油畫、水墨方面皆有傑出表現,是推動水墨現代化的領軍人物。吳冠中曾提出「筆墨等於零」的概念,將筆墨從必須與書法的筆法相通、承載書法線質審美要求之中脫離出來,轉化為單純的點、線、面形式語言,此件作品即是這一觀念的例證。畫家以江南水鄉為題材,中遠景的屋宇與遠山橫向綿延帶出水平發展的動勢,近景極為逼近觀者的怪石、柳樹則是成縱向伸展,與遠景形成對比,藉此讓畫面中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視覺感。全幅作品用筆節奏輕快活潑、設色清麗,清朗而不繁瑣,令觀者心曠神怡。

L2056 袁金塔 廟會

袁金塔(B.1949)廟會 設色紙本 框 108.5 x 78.5 cm。估價:NT$100,000 – NT$2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上拍賣。

早年以超寫實的手法創作水墨畫,曾受雄獅美術新人獎肯定的袁金塔,赴美國留學之後對於創作形式與觀念有了嶄新的視野與見解,跳脫水墨之框架,陶瓷、拼貼、裝置藝術、觀念藝術等手法皆為其所用,作品的議題面向也更為多元且深刻。《廟會》是袁金塔的平面繪畫創作,留學的經驗促使異鄉遊子更能重新肯定台灣的風土民情與文化內涵,畫家對於水墨材料的掌控已然嫻熟無比,作品先以墨線速寫廟宇與人群,背景與前方的大樹則純然以水墨呈現,烘托廟宇和人群的鮮豔色彩,以此強化廟會熱鬧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