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103 楊三郎 山景
楊三郎(1907-1995) 山景 油彩畫布 框 50 x 60.5 cm (12F)。估價:NT$500,000 – NT$1,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4月23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台灣藝術專場上拍賣。
楊三郎(1907-1995)出生於新北市永和,幼年時見到鹽月桃甫作品而萌生學畫念頭,1923年前往日本留學,1927年即獲得首屆台灣美術展覽會入選,1932年再赴法國留學並入選法國秋季沙龍。1934年與多位畫家一同創辦「台陽美術協會」,二戰後亦籌組「中華民國油畫學會」並榮膺首任理事長,推廣美術教育不遺餘力。1991年座落於故鄉永和的楊三郎美術館開幕,是台灣私人美術館之先河。
楊三郎先後赴日本、法國留學多年,繪畫風格以外光派為基礎,並參酌表現主義之風。作品以風景為主要題材,取景力求簡要、捨棄繁瑣細節,筆觸率意、奔放,重視情感的表達,捕捉自然景色映入眼簾時的直接感受。此件風景作品描寫山前並排的樓房,大面積的赤赭色與山巒、行道樹的藍綠色調相互映襯,用色鮮明豔麗,充分表現出陽光四溢的南國景致。
LOT120 劉國松 寒林雪霽
劉國松(B.1932) 寒林雪霽 彩墨紙本 鏡心 1967年作 60 x 92 cm。估價:NT$900,000 – NT$1,800,000。此作品於2022年4月23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台灣藝術專場上拍賣。
劉國松(B.1932)出生於山東,1951年進入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受到導師朱德群與多位師長影響,是推動台灣美術現代化運動之重要推手。1961年於建築系接受材料理論之啟發,回歸紙、墨媒材創作,主張「畫若布弈」、「革筆的命」,發展出多樣的水墨自動性技法與繪畫風格,有「現代水墨畫傳教士」之美譽,是開啟兩岸現代水墨畫發展的領軍人物。
1963年劉國松使用壓有粗紙筋的高麗紙,藉以創造出獨有的「抽筋剝皮皴」,並觀察五代石恪作品中的筆法,開啟「大筆觸時期」的抽象水墨,《寒林雪霽》即是此系列之典型代表。劉國松以大筆濃墨在紙上自信塗刷,之後再將紙筋剝除形成清晰的白線,畫面以藍灰色調為主體營造冬日意象,穿插其間的白線更增添寒風凜冽之感。
LOT137 袁金塔 廟會
袁金塔(B.1949) 廟會 彩墨紙本 鏡心 2021年作 72 x 100 cm。估價NT$600,000 – NT$1,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4月23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台灣藝術專場上拍賣。
袁金塔(B.1949)生於彰化員林,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紐約市立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1977年即以水墨作品《蓑衣》獲得雄獅新人獎,是以超寫實筆法進行水墨創作的代表畫家之一。曾擔任臺師大美術系所教授、系主任、所長等職務,成立西洋美術史組博士班及美術教育組博士班,2021年獲頒台師大名譽教授之榮譽。
赴美國留學的歷程與經驗,使袁金塔能跳脫水墨材料的界限,援引裝置藝術、觀念藝術等形式與手法,不斷挑戰現代水墨之可能性與改變自我樣貌;另一方面則對台灣的文化風俗、生長環境有更深切的關注與省思,《廟會》即是此一脈絡之作品,全幅以墨線勾勒輪廓、速寫廟會活動中的場景人群,並著上豐富斑斕的色彩,有別於早年以嚴謹的超寫實技法描繪鄉土景觀,如今的袁金塔是以活潑地筆法描寫常民文化,可謂更接地氣。
LOT148 朱銘 人間系列-游泳
朱銘(B.1938) 人間系列-游泳 不鏽鋼 版數1/4 2008年作 75.2 x 48.9 x 80.5 cm。估價:NT$1,400,000 – NT$2,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4月23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台灣藝術專場上拍賣。
朱銘(B.1938),本名為朱川泰,出生於苗栗通霄。1953年起跟隨雕刻師李金川學習雕刻。1968年拜楊英風為師,深受楊英風現代藝術的創作理念影響。朱銘於1970年代獲獎無數,是鄉土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後創作的「太極系列」雕刻作品,於國際藝壇獲得肯定。1999年,經過12年規劃與建設的朱銘美術館於台北金山開幕。
「人間系列」是朱銘接續「太極系列」之後的創作,創作材料與手法也更為多元自由,內容則取自生活周遭的百態人物。2007年開始,作品的用色逐漸減少而最終轉變為只用白色,境界走向純粹而保有更多聯想空間。《人間系列—游泳》是經過上述觀念變化後的作品之一,有別於藝術家作品中常見的斧劈塊面構成,這件作品的人體表現造型圓潤、質感柔順光滑,是最為特殊之處。
LOT149 洪易 貓熊
洪易(B.1970) 貓熊 鋼板烤漆 版數1/9 2010年作 附座 82 x 52 x 42 cm。估價:NT$500,0000 – NT$800,000。此作品於2022年4月23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台灣藝術專場上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