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6001 王武 白鷹圖
王武(1632-1690)白鷹圖 設色絹本 日本裱軸 121.3 x 52.7 cm。估價:NT$200,000 – NT$4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古畫上拍賣。
王武(1632-1690),字勤中,號忘庵、雪顛道人,是清代中期的畫家,活動時間約與王翬同時期。先人曾為畫家,加上家中收藏古畫甚多,王武透過臨摹古畫無師自通,在當時四王之風氣籠罩下更顯獨特。有別於文人畫家多作寫意花鳥或山水,王武此作對於白鷹描寫以工筆為之,極為細膩,畫面構成單純,僅有白鷹與其站立的山石,畫面重心偏右,利用白鷹的視線將動勢導向左側畫外。由於主題顯著、無所遮掩之處,若有細微缺失便會被放大檢視,此作處處精到,王武創作前必然花費長時間的觀察與打稿,方能成就此佳作。
L6024 任伯年 鍾馗讀書圖
任伯年(1840-1895)鍾馗讀書圖 設色紙本 軸 1891年作 114 x 45 cm。估價:NT$200,000 – NT$4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古畫上拍賣。
任伯年與其伯父任熊、任薰與父親任聲鶴皆擅繪畫,是晚清「海上畫派」的領軍人物,其創作題材不受限於山水、花鳥,於人物畫方面也有傑出表現。任伯年承繼家法,對於民間繪畫也多有涉獵,此件作品以鍾馗為題材,改變鍾馗在民間繪畫中持劍捉鬼、面相兇惡與身形魁梧的勇猛形象,將場景轉換到書齋之內。畫中的鍾馗呈現儒生打扮,暫且將儒帽與書本放在桌案之上,雙手抱膝宛若陷入沉思之中。此作衣紋線條遒勁而流暢,以景一物接仔細描繪,任伯年時常藉由形塑歷史人物形象的手法,投射自身對於時局動盪的感觸與回應。
L6030 吳昌碩 布袋和尚圖
吳昌碩(1844-1927)布袋和尚圖 設色紙本 軸 1921年作 179 x 48 cm。估價:NT$300,000 – NT$6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中畫上拍賣。
吳昌碩的繪畫作品以花鳥為多、山水次之,人物作品可謂罕見。此畫作中的布袋和尚以朱墨描繪,頭部與五官、足部以細筆勾勒,其餘則以簡約、豪放的筆調來完成。布袋和尚的身體與布袋幾乎合為一體,幾何化的造型與誇飾化的頭身比例使人物呈現出古拙、童趣的特徵,令人不禁聯想到五代石梁楷所繪的《潑墨仙人圖》、或是石恪的《二祖調心圖》,皆具備此種「化繁為簡」的特質。畫作上方留下大片餘白,吳昌碩以行草書寫長篇詩文,構圖單純,在不具背景暗示之下,呼應詩文中「手携布袋貯何物」的意境。
L8017 吳昌碩 書畫屏風一對
吳昌碩(1844-1927) 書畫屏風一對 設色/水墨紙本 六折屏風一對 1916年作 (畫全長)174 x 378 cm(書全長)174 x 354 cm。估價:NT$5,000,000 – NT$10,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日本回流‧卷冊屏扇上拍賣。
晚清的海上畫派名家輩出,吳昌碩是領軍之擘手,詩、書、畫、印兼具。此組屏風對幅一者為書、一者為畫,書法以石鼓文為內容,雖在落款中自言是臨摹,但吳昌碩透過文字結構的挪移、加上他剛健雄強的比例,都是個人面貌的展現。吳昌碩以書入畫、以書入印,繪畫以日常可見的蔬果為題材,每一曲都描繪三、四種,加上配合的擺件、花器,豐富精彩之內容一覽無疑,留白處以行草書一再題誌、力求完備,此對屏風可謂是吳昌碩四項絕藝的同步展現,在宏篇巨構中力顯其所能。
L6032 齊白石 花卉四屏
齊白石(1864-1957) 花卉四屏 設色紙本 軸 134.5 x 34 cm x 4。估價:NT$1,500,000 – NT$3,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中畫上拍賣。
齊白石在書法、繪畫、篆刻皆有傑出成就,大寫意花鳥尤為一絕。自幼在農村成長的齊白石,對於花卉、草蟲、田園景致皆有深刻地觀察與體會,因此作品中瀰漫著樸實、生動、接地氣的氣質與趣味。這件花卉四屏之作,每幅分別描繪一種花卉或水果,用筆嫻熟而趨於潑辣,設色則為齊白石開創的紅花墨葉、濃墨重彩之風。作品中的螳螂、蝗蟲等昆蟲則極為精細,可謂栩栩如生,與大寫意花卉形成懸殊對比,風格南轅北轍的工筆與寫意,在齊白石筆下卻能相得益彰,毫無格格不入之感。
L8020 黃賓虹 花卉
黃賓虹(1865-1955)花卉 設色絹本 和服腰帶(雪梅)31 x 105 cm(全長)31 x 437 cm。估價:NT$2,000,000 – NT$4,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日本回流‧卷冊屏扇上拍賣。
黃賓虹的傳世之作以山水畫為多,花鳥作品較為少見。其多數花鳥畫也多以單幅的小畫片或冊頁來表現,此件作品是在和服腰帶上繪製,就形制而言則屬於橫卷,在黃賓虹作品中極為罕見。作品描繪梅花、水仙等花卉,皆是以折枝的姿態入畫,顧及橫卷形制中筆意的呼應與氣息的連貫,黃賓虹筆下的不同花卉相互交疊、穿插,加上三處落款的區塊來搭配,形成塊面與折枝的疏密對比。通篇用墨、用色皆極為素雅、清新,和黃賓虹所繪的山水畫之黝黑、厚重相映照,呈現出南轅北轍的作品調性。
L6042 劉海粟 黃山朱砂峰
劉海粟(1896-1994)黃山朱砂峰 設色紙本 框 97.5 x 182 cm。估價:NT$500,000 – NT$1,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中畫上拍賣。
劉海粟兼擅油畫、水墨、書法,在中國美術教育中有著重要地位。此件作品描繪黃山朱砂峰,以姿態糾結的巨松為前景,再以酣暢淋漓的墨色畫山巒,作為主題的朱砂峰以淡墨鈎邊、朱砂上色,雖為遠景卻又極為顯眼,與前方的青綠山巒相互輝映。作品右上方的落款,劉海粟截取懷素《自敘帖》中的詩句,本為:「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人人欲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劉海粟將末句的「懷素」二字更改為「海粟」,一方面是畫家對於黃山景色變化萬千之回應,也可謂是他在創作時直抒胸臆、得心應手的寫照。
L8011 溥儒 馬上封侯
溥儒(1896-1963)馬上封侯 設色紙本 日本裱軸 31 x 66.5 cm。估價:NT$500,000 – NT$1,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日本回流‧卷冊屏扇上拍賣。
《馬上封侯》是民間繪畫與工藝作品中常見的母題,大多是以猴子乘坐在馬匹上、並添加一兩隻蜜蜂跟隨的形象來表現,具有預祝受贈者早日金榜題名、功成名就之美意。溥心畬此件作品乍看是一件山水畫,以朱墨描寫山巖與高大而枝幹盤曲的松樹,馬匹栓於樹下,看似是乘客暫且離開、或是站立於畫外之場景。然而透過樹上互相追逐、嬉戲的猴兒,不僅打破了畫面原先的寧靜,更將主題拉回常見的母題上。溥心畬此作匠心獨具,打破傳統母題的窠臼,格調高雅的文人氣質與常民文化,兩者在他筆下調和成雅俗共賞之作品。
L6043 張大千 潑彩紅荷
張大千(1898-1983)潑彩紅荷 設色紙本 框 1980年作 45 x 67 cm。估價:NT$3,000,000 – NT$5,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中畫上拍賣。
荷花是張大千時常入畫的題材,單就此一題材的獨特表現,便足以在繪畫史中佔有一席之地。張大千創作巨幅荷花常以荷葉、荷莖帶出誇張的斜勢,營造出震撼、戲劇化的視覺效果。此幅作品的尺幅寬約二尺有餘,構圖的配置則以自然、恬淡為主軸。荷葉以大筆揮灑而成,墨韻鮮明。荷花以淡墨鈎勒,從荷葉後方探頭而出,頗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掩映趣味,荷花的花蕊以朱砂點出,在畫面中起了點醒主題的重要功用。整體以淡青色烘染,具有「雨過天青」的色調,清新優雅的氛圍吸引觀者在畫作前細細品味。
L6044 張大千 天際識歸舟
張大千(1898-1983)天際識歸舟 設色紙本 框 1982年作 89 x 51 cm。估價:NT$3,000,000 – NT$5,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中畫上拍賣。
此作是張大千晚年所繪,從落款款文推測,當是思念故鄉四川而藉由筆墨來抒發內心鬱悶之情。構圖近似元代畫家倪瓚的「一河兩岸」之法,拉開遠近之間的空闊感,然而張大千在畫面左側加入一片垂直陡峭的山壁,以之牽引上下兩個區塊,也讓畫面的虛實對比更為強烈,進而帶出有如「網開一面」的構圖配置。前景的山坡上有一手持木杖的人物,是中國繪畫中常見的符碼,例如明代文人畫家沈周的《策杖圖》即是一例,策杖人物是隱者、高士的表徵,此處更是張大千的化身,透過構圖暗示出停泊遠處舟隻只能凝望、或左或右皆無路可去搭乘的無奈。
L6047 張大千 瞿峽輕帆
張大千(1898-1983)瞿峽輕帆 設色紙本 鏡片 1981年作 89.5 x 45 cm。估價:NT$3,500,000 – NT$5,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中畫上拍賣。
張大千中年起旅居世界各地,印度、巴西、美國都曾是他的寓居之處。晚年於台灣的外雙溪定居,這件作品即為此一時期所繪,此時的張大千名重於世、享譽國際,無法回到四川故土的憂愁卻也越發強烈。作品描繪記憶中的瞿塘峽景致,落款也是用期三十年前所做的詩句。畫家將山勢主體放置在畫面上方,以「實上虛下」的手法來營造更為險峻、戲劇化的視覺張力。全圖色彩以淡青色為主調敷染山巒,船隻使用赭石點綴。此一時期的張大千時而潑墨重彩、時而清麗設色,各種風格已然隨心所欲、得心應手。
L8018 張大千 指畫花果
張大千(1898-1983)指畫花果 設色絹本 和服腰帶 (紅梅)30 x 112.5 cm(全長)30 x 410 cm。估價:NT$1,800,000 – NT$3,6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日本回流‧卷冊屏扇上拍賣。
「指畫」顧名思義即是以手指沾墨汁、色彩作畫,指甲、指腹乃至手掌皆是作畫時可以運用的範圍,中國繪畫史中的指畫畫家以清代中葉的高鳳翰為代表。張大千一生少有指畫,此作可說近乎孤品。從落款來推測,可說是為了一博山田喜媺子的歡心而作。在和服腰帶上描繪山石、游魚、梅花、紅柿等題材,構圖化繁為簡、多用局部、折枝的手法表現,設色也以淡雅為主,透過紅柿、紅梅的幾抹鮮豔紅色,形成畫龍點睛之妙趣。綜觀目前流傳張大千贈與山田喜媺子的作品,題材、技巧大多不是張大千常用之法,而是將壓箱寶一一翻出來展現,件件皆是匠心獨具、落筆成章。
L6045 黃君璧 秋山霜紅
黃君璧(1898-1991)秋山霜紅 設色紙本 軸 1948年作 94 x 33.5 cm。估價:NT$200,000 – NT$3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中畫上拍賣。
黃君璧是戰後台灣重要的藝術家、教育家,擔任台灣師大美術系主任二十餘年,作品以山水為多,畫風兼融南北二宗。此作以唐人詩句「霜葉紅於二月花」為主題,營造詩中的秋日意境,從落款中可得知成畫時間為1948年,時值畫家五十歲之際,此時黃君璧的畫風已然成熟。山巒以長披麻皴為主,遠山則夾帶小斧劈為之,山色以赭石敷染。樹葉以朱砂點出,偶有一兩處使用極淡的花青、草綠來增添整體色彩的豐富度。通篇作品層次鮮明、力求在穩健中做變化、悠然靜謐的氛圍,都是黃君璧作品的風格範式。
L6058 李可染 井岡山
李可染(1907-1989)井岡山 設色紙本 畫心 1972年作 181 x 128.5 cm。估價:NT$400,000 – NT$8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中畫上拍賣。
井岡山是李可染時常著墨的題材,此作縱達六尺,是同一題材中少見的巨幅之作。李可染作畫態度嚴謹,留下數量龐大的寫生與素描草稿,在以此為藍本來創作水墨。其用墨之法遠溯清代龔賢、承接黃賓虹的積墨之法,先以顫抖的筆線勾勒輪廓,再以墨色層層堆疊數十層,形成厚實而溫潤的墨韻變化。若與同意題材的其他作品相對照,此作整體以花青為多、設色較淡,只有點景的人物與旗幟有用到鮮豔的色彩,淡雅的色彩可使墨韻的層次變化更為顯見、無可遮掩,直視李可染畢生對於用墨之法的探求與精妙之處。
L6069 黃冑 鷹飛燕舞
黃冑(1925-1997)鷹飛燕舞 設色紙本 軸 136.5 x 67 cm。估價:NT$1,500,000 – NT$3,0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中畫上拍賣。
黃冑本名梁淦堂、字映齋,另有梁葉子、苗迪等筆名,其中以黃冑最知名。黃冑是長安畫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北京炎黃藝術館館長等要職。早年赴青海、新疆等地區旅行寫生的經歷,留下了數量龐大的素描稿本,也成為黃冑創作題材的主要代表。此作描寫新疆塔什庫爾干縣區的人文風情,圖中兩位舞者分別前後站立,舞姿模仿山鷹飛翔,構圖刻意使舞者置於同一中軸線上,使整體趨近菱形的造型。黃冑的用筆自信而凌厲,人物比例精確,五官與手部以細筆帶出,目光如炬、炯炯有神,若非有長期的觀察與寫生之辛勞則不能成此。
L6074 歐豪年 紅荷
歐豪年(B.1935)紅荷 設色紙本 框 2001年作 73.5 x 139.5 cm。估價:NT$500,000 – NT$600,000。此作品於2022年10月29日在藝流國際拍賣舉行的專題:原場拍-中畫上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