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產品沒有出價
Previous product
Back to products
林紓(1852-1924)
目前出價: NT$10,000
Next product
程璋(1869-1938)
目前出價: NT$10,000
黃賓虹(1865-1955)
目前出價: NT$10,000
L7023 黃賓虹(1865-1955);松風流水
設色紙本 鏡片 65 x 33cm
題識:半壑松風,一灘流水,賓虹畫。
題跋:(趙)策杖尋幽,衝寒索句。寶芝題。(段)癸未長夏為贈啟桓法家作別,無染段拭呈。
鈐印:黃賓虹、趙寶芝印、(趙)競齋、(段)段拭
鑑藏印:黃氏維能珍藏
題跋;鑑藏印說明:
段拭(1914-1969),字無染,齋號大佛堂、槐屋,江蘇金壇人。幼承庭訓,善山水,近宗文紉明,遠追宋元諸家,弱冠名聞鄉里。段拭16歲時考入上海美專,受業於顏文樑、潘天壽、關良、倪貽德諸先生。1936年到北京,在榮寶齋掛筆單鬻畫。經張伯英及其姐丈史學大家謝國楨先生介紹受業於虹廬。黃賓虹老人親繪有恆移手捲以贈。張伯英親為題署,京師書畫界白石老人等數十人或繪畫,或題識於卷間,一時引為畫界盛事。22歲入室虹廬,追隨賓虹老人終生。不僅筆墨盡得賓虹老人畫法三昧,所著《虹廬受學札記》被公推為與王伯敏先生《黃賓虹畫語錄》並為傳虹廬之真燈者。
尚有庫存
This auction is closed
分類: 09原場拍-清翫雅集
標籤: 黃賓虹, 2022秋季拍賣, 原場拍-清翫雅集
相關商品
錢鼎(1896-1989)
目前出價: NT$10,000
黃賓虹(1865-1955)
目前出價: NT$10,000
L704 黃賓虹(1865-1955);山水雙面扇
設色紙本/設色金箋 鏡心 1948年作 25x71cmx2
題識:(一) 隹九月王才宗周令盂王若曰盂不顯玟王受天有大令在?王嗣玟乍邦闢?匿匍有四方畯正?民在??事?酉無敢鬲千有五十夫???土王曰盂若?乃正勿法令盂用王休用乍且南公寶鼎隹王廿又三祀。賓虹。蒙莊言:宋元君畫者韓非,稱畫筴皆能曲盡精微。多文曉畫未可興,含毫阮墨之眾史道也。少丞先生屬正,賓虹戊子冬。(二)怪石蹲熊徑躡猿,膏車盤曲指林原。璦花卻暑看如雪,香滿庭除鳥雀喧。塵紺不牽因樹屋,酒瓶常溢載書車。多情地主能留客,待聽蟬聲噪日斜。蒼梧泥爪此重來,十萬嵱山翠作堆。纔過輕風挾疏雨,數程還喜暮雲開。八十五叟賓虹。齊山秋浦之間,余曾於池陽湖上築屋數椽,湖上有田二頃。今未得歸,寫此寄咸。八十五叟賓虹。
鈐印:黃賓虹、賓虹
設色紙本/設色金箋 鏡心 1948年作 25x71cmx2
題識:(一) 隹九月王才宗周令盂王若曰盂不顯玟王受天有大令在?王嗣玟乍邦闢?匿匍有四方畯正?民在??事?酉無敢鬲千有五十夫???土王曰盂若?乃正勿法令盂用王休用乍且南公寶鼎隹王廿又三祀。賓虹。蒙莊言:宋元君畫者韓非,稱畫筴皆能曲盡精微。多文曉畫未可興,含毫阮墨之眾史道也。少丞先生屬正,賓虹戊子冬。(二)怪石蹲熊徑躡猿,膏車盤曲指林原。璦花卻暑看如雪,香滿庭除鳥雀喧。塵紺不牽因樹屋,酒瓶常溢載書車。多情地主能留客,待聽蟬聲噪日斜。蒼梧泥爪此重來,十萬嵱山翠作堆。纔過輕風挾疏雨,數程還喜暮雲開。八十五叟賓虹。齊山秋浦之間,余曾於池陽湖上築屋數椽,湖上有田二頃。今未得歸,寫此寄咸。八十五叟賓虹。
鈐印:黃賓虹、賓虹
黃賓虹(1865-1955)
目前出價: NT$10,000
黃賓虹(1865-1955)
目前出價: NT$10,000
黃賓虹(1865-1955)/李延輝(不詳)
目前出價: NT$10,000
藍蔭鼎(1903-1979)
目前出價: NT$10,000
L2005 藍蔭鼎(1903-1979);淡江雨後
水彩紙本 框 1960年作 34 x 66cm
簽名於右下方
藍蔭鼎,以水彩畫為主要創作,默默參與美術活動,不捲入運動,獨來獨往,一手闖出特有的水彩畫風,為台灣首位應邀訪美的藝術家。藍蔭鼎的作品以台灣本土的農村美景為題材,有「謳歌快樂農村的水彩畫家」、「畫我故鄉的文化大使」之譽。他以中國水墨畫精髓創造嶄新的水彩畫意境,被大量翻印成日曆、賀年卡、畫冊等印刷品,畫作廣為流傳。
上款人說明:
蕭贊育(1905年—1999年),湖南邵陽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後留學莫斯科中山大學與日本明治大學,因追隨蔣介石反共,被視為心腹親信,歷任國民黨中央軍校畢業生調查科主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秘書、第三處中將副主任、中央黨政軍聯席會議秘書處秘書長;曾參與組建復興社,並在賀衷寒接任第二任書記前短暫代理書記,鼓吹法西斯主義,為蔣介石獨裁造勢,時人將其視為蔣的“十三太保”之一。“三青團”成立後,任中央幹事,並任成都陸軍軍官校、武漢行營政治部主任,南京市黨部主任委員,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和平日報》、《掃蕩報》總社長,當選“立法委員”。國民黨敗退大陸前夕,逃往台灣,從事文化宣傳工作,歷任拔提書局、正中書局、“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建社雜誌》社主任委員兼發行人,中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北粥會會長等職。1963年當選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委員,1969年起任第十至十三界“中央評議委員”;1990年11月訪問大陸,在北京與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埔五期同學程子華親切會面。蕭贊育曾編撰《中華文化百科全書》,著有《赴俄國留學及歸國後經歷紀略》(台北《湖南文獻》第12卷 1984.7)、《棉湖大捷五十週年訪問記》(1975年)、《中華民族的根本問題》、《知行問題》等書及文章;後人輯有《黃埔一期蕭贊育先生紀念集》(台灣中華文化基金會編印 1994年)。
水彩紙本 框 1960年作 34 x 66cm
簽名於右下方
藍蔭鼎,以水彩畫為主要創作,默默參與美術活動,不捲入運動,獨來獨往,一手闖出特有的水彩畫風,為台灣首位應邀訪美的藝術家。藍蔭鼎的作品以台灣本土的農村美景為題材,有「謳歌快樂農村的水彩畫家」、「畫我故鄉的文化大使」之譽。他以中國水墨畫精髓創造嶄新的水彩畫意境,被大量翻印成日曆、賀年卡、畫冊等印刷品,畫作廣為流傳。
上款人說明:
蕭贊育(1905年—1999年),湖南邵陽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後留學莫斯科中山大學與日本明治大學,因追隨蔣介石反共,被視為心腹親信,歷任國民黨中央軍校畢業生調查科主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秘書、第三處中將副主任、中央黨政軍聯席會議秘書處秘書長;曾參與組建復興社,並在賀衷寒接任第二任書記前短暫代理書記,鼓吹法西斯主義,為蔣介石獨裁造勢,時人將其視為蔣的“十三太保”之一。“三青團”成立後,任中央幹事,並任成都陸軍軍官校、武漢行營政治部主任,南京市黨部主任委員,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和平日報》、《掃蕩報》總社長,當選“立法委員”。國民黨敗退大陸前夕,逃往台灣,從事文化宣傳工作,歷任拔提書局、正中書局、“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建社雜誌》社主任委員兼發行人,中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北粥會會長等職。1963年當選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委員,1969年起任第十至十三界“中央評議委員”;1990年11月訪問大陸,在北京與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埔五期同學程子華親切會面。蕭贊育曾編撰《中華文化百科全書》,著有《赴俄國留學及歸國後經歷紀略》(台北《湖南文獻》第12卷 1984.7)、《棉湖大捷五十週年訪問記》(1975年)、《中華民族的根本問題》、《知行問題》等書及文章;後人輯有《黃埔一期蕭贊育先生紀念集》(台灣中華文化基金會編印 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