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1514-1587)
L7001 海瑞(1514-1587);節錄蘇軾《前赤壁賦》
水墨金箋 鏡片 16.5 x 48cm
題識:海瑞
鈐印:海瑞之印
鑑藏印:目台、陳豫鍾印、適園藏本、蕅絲孔居
鑑藏印說明:
陳豫鍾(1762—1806),字浚儀,號秋堂,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學者、書畫篆刻家。深於小學,工書篆籀,摹印尤精,與黃易、陳鴻壽、奚岡齊名,為浙派篆刻“西泠八家”之一。
陳式金,號稱寄舫先生,相傳清道光年間,南街陳府出了個名震畫壇的書畫家和書畫鑑賞家。他家富甲澄江,屋宇盈百,為人和善,好行義舉。有一年他的一家鄰居遇急難,陳氏乃加倍出資,將其東牆外的數畝荒地購下,並憑藉自身是書畫家的匠心和功力,隨手指點,闢池引水,“為鳥植林,為魚鑿潭”,使這片不毛之地很快變成了宜書、宜詩、宜畫、宜居、宜遊的私家小園林,可謂“無意為園而適成之”,於是便欣欣然自題園名為“適園”。
鄧芬(1894-1964),字誦先,號曇殊,又號從心先生、二不居士,廣東南海人出身書香門第,擁天縱之資,早在二十七歲時,其才華已為人賞識,畫名遍廣州。為早期粵港澳國畫壇重要人物之一,天才橫溢,擅書畫外,更精於詩文、曲藝及雕刻,對中國傳統藝術有極大貢獻。擅繪人物、花鳥、間亦畫山水,筆下美人、羅漢佛像更稱著畫壇,書法亦別具一格。他既能繼承國畫傳統,又能自闢新境界,因此被中國畫壇大師張大千推崇為廣東唯一國畫家。
水墨金箋 鏡片 16.5 x 48cm
題識:海瑞
鈐印:海瑞之印
鑑藏印:目台、陳豫鍾印、適園藏本、蕅絲孔居
鑑藏印說明:
陳豫鍾(1762—1806),字浚儀,號秋堂,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學者、書畫篆刻家。深於小學,工書篆籀,摹印尤精,與黃易、陳鴻壽、奚岡齊名,為浙派篆刻“西泠八家”之一。
陳式金,號稱寄舫先生,相傳清道光年間,南街陳府出了個名震畫壇的書畫家和書畫鑑賞家。他家富甲澄江,屋宇盈百,為人和善,好行義舉。有一年他的一家鄰居遇急難,陳氏乃加倍出資,將其東牆外的數畝荒地購下,並憑藉自身是書畫家的匠心和功力,隨手指點,闢池引水,“為鳥植林,為魚鑿潭”,使這片不毛之地很快變成了宜書、宜詩、宜畫、宜居、宜遊的私家小園林,可謂“無意為園而適成之”,於是便欣欣然自題園名為“適園”。
鄧芬(1894-1964),字誦先,號曇殊,又號從心先生、二不居士,廣東南海人出身書香門第,擁天縱之資,早在二十七歲時,其才華已為人賞識,畫名遍廣州。為早期粵港澳國畫壇重要人物之一,天才橫溢,擅書畫外,更精於詩文、曲藝及雕刻,對中國傳統藝術有極大貢獻。擅繪人物、花鳥、間亦畫山水,筆下美人、羅漢佛像更稱著畫壇,書法亦別具一格。他既能繼承國畫傳統,又能自闢新境界,因此被中國畫壇大師張大千推崇為廣東唯一國畫家。
蔣深 金礪(1595-1662)金曾
張賜寧(1743-1817)
姚元之(1783-1852)彭浚(1769-1833)徐國楠 徐頲 初彭齡(1749-1825)施杓 宋潢 李宗昉 陳芾
L7008 姚元之(1783-1852)彭浚(1769-1833)徐國楠 徐頲 初彭齡(1749-1825)施杓 宋潢 李宗昉 陳芾;書法
水墨紙本 鏡片 1811年作 17.5 x 51.5cm
鈐印:伯□、芾、元之、臣昉、潢、琴泉、□、齡、彭、少鶴、徐頲印、楠、國、浚
鑑藏印:鄧蒼梧藏、春澥珍藏、泳餘書齋
鑑藏印說明:
鄧蒼梧(1900-1990),澳門著名收藏家,主要收藏以中國各類古玩及近現代書畫為主。齋名傳硯樓。鄧先生原為商人,主要在澳門新馬路經營永大絲綢行,後來在絲綢行旁邊創立了一家永大古董,經營書畫金石文玩。
袁燦輝,民國時期收藏家,號泳餘書齋。傳世畫作中,常見其藏印與澳門著名收藏家鄧蒼梧藏印同時出現。
王春澥,清末廣東收藏家。
上款人介紹:段玉裁(1735年-1815),字若膺,號茂堂,晚年又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江蘇金壇人。清朝語言學家,訓詁家、經學家。
水墨紙本 鏡片 1811年作 17.5 x 51.5cm
鈐印:伯□、芾、元之、臣昉、潢、琴泉、□、齡、彭、少鶴、徐頲印、楠、國、浚
鑑藏印:鄧蒼梧藏、春澥珍藏、泳餘書齋
鑑藏印說明:
鄧蒼梧(1900-1990),澳門著名收藏家,主要收藏以中國各類古玩及近現代書畫為主。齋名傳硯樓。鄧先生原為商人,主要在澳門新馬路經營永大絲綢行,後來在絲綢行旁邊創立了一家永大古董,經營書畫金石文玩。
袁燦輝,民國時期收藏家,號泳餘書齋。傳世畫作中,常見其藏印與澳門著名收藏家鄧蒼梧藏印同時出現。
王春澥,清末廣東收藏家。
上款人介紹:段玉裁(1735年-1815),字若膺,號茂堂,晚年又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江蘇金壇人。清朝語言學家,訓詁家、經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