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產品沒有出價
Previous product
Back to products
鄒一桂(1686-1772)
目前出價: NT$10,000
Next product
黃慎(1687-1772)
目前出價: NT$10,000
鄒一桂(1686-1772)
目前出價: NT$10,000
L6012 鄒一桂(1686-1772);富貴壽考
設色絹本 軸(書)18.5 x 61cm(畫)103 x 51cm
題識:臣鄒一桂恭寫。
師堂:富貴壽考。文山。
題跋:(傅)二知老人畫松石仙壽圖傳世名跡大中堂。(王)歲寒三友圖真跡絹本。王養度題。
鈐印:臣鄒一桂。(崇)臣崇綺印。(傅)傅增湘印、戊戌翰林
鑑藏印:富春董氏收藏書畫記、番禺潘氏望瓊仙館藏、蒙泉書屋書畫審定印
題跋、鑑藏印說明:
崇綺(1829-1900),字古琴,號文山,阿魯特氏,出身蒙古正藍旗,後抬入滿洲鑲黃旗。晚清狀元、大臣。同治帝孝哲毅皇后的父親。
王養度,字號蒙泉,齋名蒙泉書屋、三羊齋,浙江杭州人。藝術家,代表作《趙孟頫行書關隱大川濟禪師塔銘卷》、《文徵明王守秋聲賦書畫合卷》等。
傅增湘(1872-1949年),字叔和,後改字沅叔,號潤元,自屬藏園居士、雙鑒樓主人。四川江安人。清光緒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直隸提學使,創辦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及京師女子師範學堂。後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等職。以後專事圖書收藏、校勘和目錄、版本研究,編有《藏園群書經眼錄》、《藏園群書題記》、《雙鑒樓善本書目》等。1946年,傅增湘先生將其收藏的元版《順齋先生閒居稿》七冊捐獻故宮博物院。
潘正煒(1821-1861),廣東番禺人。字季彤,號聽樓主人,室名望瓊仙館。精鑒別,富收藏書、畫,鑒賞家。
尚有庫存
This auction is closed
相關商品
林風眠(1900-1991)
目前出價: NT$10,000
陳永森(1913-1997)
目前出價: NT$10,000
藍蔭鼎(1903-1979)
目前出價: NT$10,000
L2005 藍蔭鼎(1903-1979);淡江雨後
水彩紙本 框 1960年作 34 x 66cm
簽名於右下方
藍蔭鼎,以水彩畫為主要創作,默默參與美術活動,不捲入運動,獨來獨往,一手闖出特有的水彩畫風,為台灣首位應邀訪美的藝術家。藍蔭鼎的作品以台灣本土的農村美景為題材,有「謳歌快樂農村的水彩畫家」、「畫我故鄉的文化大使」之譽。他以中國水墨畫精髓創造嶄新的水彩畫意境,被大量翻印成日曆、賀年卡、畫冊等印刷品,畫作廣為流傳。
上款人說明:
蕭贊育(1905年—1999年),湖南邵陽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後留學莫斯科中山大學與日本明治大學,因追隨蔣介石反共,被視為心腹親信,歷任國民黨中央軍校畢業生調查科主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秘書、第三處中將副主任、中央黨政軍聯席會議秘書處秘書長;曾參與組建復興社,並在賀衷寒接任第二任書記前短暫代理書記,鼓吹法西斯主義,為蔣介石獨裁造勢,時人將其視為蔣的“十三太保”之一。“三青團”成立後,任中央幹事,並任成都陸軍軍官校、武漢行營政治部主任,南京市黨部主任委員,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和平日報》、《掃蕩報》總社長,當選“立法委員”。國民黨敗退大陸前夕,逃往台灣,從事文化宣傳工作,歷任拔提書局、正中書局、“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建社雜誌》社主任委員兼發行人,中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北粥會會長等職。1963年當選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委員,1969年起任第十至十三界“中央評議委員”;1990年11月訪問大陸,在北京與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埔五期同學程子華親切會面。蕭贊育曾編撰《中華文化百科全書》,著有《赴俄國留學及歸國後經歷紀略》(台北《湖南文獻》第12卷 1984.7)、《棉湖大捷五十週年訪問記》(1975年)、《中華民族的根本問題》、《知行問題》等書及文章;後人輯有《黃埔一期蕭贊育先生紀念集》(台灣中華文化基金會編印 1994年)。
水彩紙本 框 1960年作 34 x 66cm
簽名於右下方
藍蔭鼎,以水彩畫為主要創作,默默參與美術活動,不捲入運動,獨來獨往,一手闖出特有的水彩畫風,為台灣首位應邀訪美的藝術家。藍蔭鼎的作品以台灣本土的農村美景為題材,有「謳歌快樂農村的水彩畫家」、「畫我故鄉的文化大使」之譽。他以中國水墨畫精髓創造嶄新的水彩畫意境,被大量翻印成日曆、賀年卡、畫冊等印刷品,畫作廣為流傳。
上款人說明:
蕭贊育(1905年—1999年),湖南邵陽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後留學莫斯科中山大學與日本明治大學,因追隨蔣介石反共,被視為心腹親信,歷任國民黨中央軍校畢業生調查科主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秘書、第三處中將副主任、中央黨政軍聯席會議秘書處秘書長;曾參與組建復興社,並在賀衷寒接任第二任書記前短暫代理書記,鼓吹法西斯主義,為蔣介石獨裁造勢,時人將其視為蔣的“十三太保”之一。“三青團”成立後,任中央幹事,並任成都陸軍軍官校、武漢行營政治部主任,南京市黨部主任委員,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和平日報》、《掃蕩報》總社長,當選“立法委員”。國民黨敗退大陸前夕,逃往台灣,從事文化宣傳工作,歷任拔提書局、正中書局、“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建社雜誌》社主任委員兼發行人,中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北粥會會長等職。1963年當選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委員,1969年起任第十至十三界“中央評議委員”;1990年11月訪問大陸,在北京與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埔五期同學程子華親切會面。蕭贊育曾編撰《中華文化百科全書》,著有《赴俄國留學及歸國後經歷紀略》(台北《湖南文獻》第12卷 1984.7)、《棉湖大捷五十週年訪問記》(1975年)、《中華民族的根本問題》、《知行問題》等書及文章;後人輯有《黃埔一期蕭贊育先生紀念集》(台灣中華文化基金會編印 1994年)。
費以復(1913-1982)
目前出價: NT$10,000
萬昊(1912-不詳)
目前出價: NT$10,000
奧古斯特.羅丹(1840-1917)
目前出價: NT$10,000
陳永森(1913-1997)
目前出價: NT$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