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1865-1955)
L8008 黃賓虹(1865-1955);山水扇面
設色紙本 日本裱軸 1952年作(上)9.5 x 56cm(下)20 x 56cm
題識:分明以筆融洽,以墨作渴筆。畫不難於融洽而難於分明。書法言:以身使臂、以臂使指,神妙極到秋毫顛,豈不洵然。挹翠閣主人博粲,壬辰賓虹八十又九。明代畫家啟禎而後法宋元者多襲外貌,雖金陵八家鑒藏士夫之作猶以紗煙派輕之擇術,不可不慎也。毓明先生屬,賓虹。分明以筆融洽,以墨作渴筆。畫不難於融洽而難於分明。書法言:以身使臂、以臂使指,神妙極到秋毫顛,豈不洵然。挹翠閣主人博粲,壬辰賓虹八十又九。明代畫家啟禎而後法宋元者多襲外貌,雖金陵八家鑒藏士夫之作猶以紗煙派輕之擇術,不可不慎也。毓明先生屬,賓虹。
題跋:流賞千秋。癸卯散木書於上海。
鈐印:黃賓虹、黃冰鴻 (鄧)庚子殘人
題跋說明:
鄧散木(1898-1963),中國現代書法、篆刻家。原名鐵,學名士傑,字純鐵,別號且渠子,更號一夔,一足,齋名廁簡樓,豹皮室。生於上海,在藝壇上有“北齊(白石)南鄧”之譽。擅書法篆放刻,真、行、草、篆、隸各體皆精。
設色紙本 日本裱軸 1952年作(上)9.5 x 56cm(下)20 x 56cm
題識:分明以筆融洽,以墨作渴筆。畫不難於融洽而難於分明。書法言:以身使臂、以臂使指,神妙極到秋毫顛,豈不洵然。挹翠閣主人博粲,壬辰賓虹八十又九。明代畫家啟禎而後法宋元者多襲外貌,雖金陵八家鑒藏士夫之作猶以紗煙派輕之擇術,不可不慎也。毓明先生屬,賓虹。分明以筆融洽,以墨作渴筆。畫不難於融洽而難於分明。書法言:以身使臂、以臂使指,神妙極到秋毫顛,豈不洵然。挹翠閣主人博粲,壬辰賓虹八十又九。明代畫家啟禎而後法宋元者多襲外貌,雖金陵八家鑒藏士夫之作猶以紗煙派輕之擇術,不可不慎也。毓明先生屬,賓虹。
題跋:流賞千秋。癸卯散木書於上海。
鈐印:黃賓虹、黃冰鴻 (鄧)庚子殘人
題跋說明:
鄧散木(1898-1963),中國現代書法、篆刻家。原名鐵,學名士傑,字純鐵,別號且渠子,更號一夔,一足,齋名廁簡樓,豹皮室。生於上海,在藝壇上有“北齊(白石)南鄧”之譽。擅書法篆放刻,真、行、草、篆、隸各體皆精。
于非闇(1889-1959)
吳昌碩(1844-1927)
L8014 吳昌碩(1844-1927);花卉圖冊
設色紙本 冊頁 八開引首一開 後跋一開 1920年作 27 x 42cm x 8
題識:(一)沈香亭北倚闌干。庚申秋,吳昌碩大聾年七十七。(二)李晴江設色。老缶。(三)珠光。聾。(四)金鳳。庚申秋月,安吉吳昌碩。(五)乾坤清氣。缶。(六)依樣。庚申仲秋,苦鐵。(七)天中佳品。缶道人。(八)桂之樹。大聾。
引首:缶翁墨寶。⼞雪題。
後跋:缶廬翰墨。彌吉郎題。
題簽:吳缶翁花卉冊。禾魚主人敬題。
鈐印:吳昌石(6鈐)、吳俊之印(6鈐)、俊卿之印、倉碩
鑑藏印:(須磨)九龍山人、木魚草堂、⼞雪
題跋、鑑藏印說明:
須磨彌吉郎(1892-1970),號升龍山人,室號梅花草堂,日本秋田縣人,曾擔任將近十一年的中國外交官,並藉助其特殊身份的便利,須磨氏多有接觸中國畫家的機會,憑藉良好的藝術素養和對中國近現代繪畫的深入認識,僅十年之功,便建立了十分完備的中國書畫收藏體系。與偏重於古代書畫收藏的其它日本收藏家不同,須磨氏的收藏以中國近現代書畫為主,其中又以齊白石的作品佔據了重要的分量。他很早就給予齊白石高度評價,並以齊白石為中心,奠定其收藏近現代中國畫的基礎。
設色紙本 冊頁 八開引首一開 後跋一開 1920年作 27 x 42cm x 8
題識:(一)沈香亭北倚闌干。庚申秋,吳昌碩大聾年七十七。(二)李晴江設色。老缶。(三)珠光。聾。(四)金鳳。庚申秋月,安吉吳昌碩。(五)乾坤清氣。缶。(六)依樣。庚申仲秋,苦鐵。(七)天中佳品。缶道人。(八)桂之樹。大聾。
引首:缶翁墨寶。⼞雪題。
後跋:缶廬翰墨。彌吉郎題。
題簽:吳缶翁花卉冊。禾魚主人敬題。
鈐印:吳昌石(6鈐)、吳俊之印(6鈐)、俊卿之印、倉碩
鑑藏印:(須磨)九龍山人、木魚草堂、⼞雪
題跋、鑑藏印說明:
須磨彌吉郎(1892-1970),號升龍山人,室號梅花草堂,日本秋田縣人,曾擔任將近十一年的中國外交官,並藉助其特殊身份的便利,須磨氏多有接觸中國畫家的機會,憑藉良好的藝術素養和對中國近現代繪畫的深入認識,僅十年之功,便建立了十分完備的中國書畫收藏體系。與偏重於古代書畫收藏的其它日本收藏家不同,須磨氏的收藏以中國近現代書畫為主,其中又以齊白石的作品佔據了重要的分量。他很早就給予齊白石高度評價,並以齊白石為中心,奠定其收藏近現代中國畫的基礎。
溥儒(1896-1963)
L8015 溥儒(1896-1963);指紋十二生肖圖冊
(書)水墨灑金紅箋(畫)水墨紙本 長卷 (書)13.5 x 48cm(畫)13.5 x 8.5cm x 12(全長)148 x 8.5cm
題識:(一)、蘇子東園夜,曾歌芥茉詩,祇今誦碩鼠,去汝復何之。心畬。(二)、曉風吹細柳,散牧逐蒼苔,雖有滄浪水,還期戚後來。心畬。(三)、長風生谷口,荒草徧寒坡,何日聞人政,能教虎渡河。心畬。(四)、白兔出樷茶,梵梵走復盤,若將吟水照,如向月中看。心畬。(五)、冥冥變宇宙,蕩蕩失乾坤;何日乘雲霧,飛騰過禹門。心畬。(六)、芒碭藏天子,相逢大澤中。震雷夜起蟄,拔木變蛟龍。心畬。(七)、霧鬣帶邊色,風蹄踏戰雲。不須逢伯樂,伏櫪亦空群。心畬。(八)、楓林已無葉,不見晚鴉喧。流水斜陽好,時危莫觸藩。心畬。(九)、危澗水方落,寒山葉已秋。嶺間少榛栗,升木以何求。心畬。(十)、脩竹搖清影,平蕪散碧煙,鄰雞初報曉,高唱五更天。心畬。(十一)、曲邊飛黃葉,街門長碧苔。當軍說黃耳,千里報書來。心畬。(十二)、飽食傳長啄,徐行說負塗。田家春社散,君子莫張弧。心畬。
題跋:溥心畬十二生肖卷。雪齋溥伒。
題簽:溥儒十二生肖指模畫。
鈐印:心畬(12鈐)、寒玉堂、溥伒印章
題跋說明:
溥伒(1893-1966),愛新覺羅氏,號雪齋、雪道人、南石居士,筆名南石、邃園、樂山、琴徒、松風主人,堂號為怡清堂、松風草堂。貝勒載瀛第一子,母側室張氏,孚郡王系第三代第四位。在琴棋書畫上皆有造詣,音樂方面尤精於三弦和古琴。
(書)水墨灑金紅箋(畫)水墨紙本 長卷 (書)13.5 x 48cm(畫)13.5 x 8.5cm x 12(全長)148 x 8.5cm
題識:(一)、蘇子東園夜,曾歌芥茉詩,祇今誦碩鼠,去汝復何之。心畬。(二)、曉風吹細柳,散牧逐蒼苔,雖有滄浪水,還期戚後來。心畬。(三)、長風生谷口,荒草徧寒坡,何日聞人政,能教虎渡河。心畬。(四)、白兔出樷茶,梵梵走復盤,若將吟水照,如向月中看。心畬。(五)、冥冥變宇宙,蕩蕩失乾坤;何日乘雲霧,飛騰過禹門。心畬。(六)、芒碭藏天子,相逢大澤中。震雷夜起蟄,拔木變蛟龍。心畬。(七)、霧鬣帶邊色,風蹄踏戰雲。不須逢伯樂,伏櫪亦空群。心畬。(八)、楓林已無葉,不見晚鴉喧。流水斜陽好,時危莫觸藩。心畬。(九)、危澗水方落,寒山葉已秋。嶺間少榛栗,升木以何求。心畬。(十)、脩竹搖清影,平蕪散碧煙,鄰雞初報曉,高唱五更天。心畬。(十一)、曲邊飛黃葉,街門長碧苔。當軍說黃耳,千里報書來。心畬。(十二)、飽食傳長啄,徐行說負塗。田家春社散,君子莫張弧。心畬。
題跋:溥心畬十二生肖卷。雪齋溥伒。
題簽:溥儒十二生肖指模畫。
鈐印:心畬(12鈐)、寒玉堂、溥伒印章
題跋說明:
溥伒(1893-1966),愛新覺羅氏,號雪齋、雪道人、南石居士,筆名南石、邃園、樂山、琴徒、松風主人,堂號為怡清堂、松風草堂。貝勒載瀛第一子,母側室張氏,孚郡王系第三代第四位。在琴棋書畫上皆有造詣,音樂方面尤精於三弦和古琴。
吳昌碩(1844-1927)
L8017 吳昌碩(1844-1927);書畫屏風一對
設色/水墨紙本 六折屏風一對 1916年作(畫全長)174 x 378cm(書全長) 174 x 354cm
題識:(一)漢明帝時恆山獻巨桃核,父老詴巨桃霜下結花、隆暑方熟。畫中之桃亦如之。余嘗有絕句云:恆山仙種寫來看,桃實纍纍大若盤。曼倩垂涎偷不得,上天容易下凡難。千年桃實大於斗,仙人摘之以釀酒。一食可得千萬壽,朱顏長如十八九。七十三叟吳昌碩。
梅花鐵骨紅,舊時種此樹。豔擊珊瑚碎,高倚夕陽處。百匝繞不厭,園涉頗成趣。太息饑驅人,揖爾出門去。丙辰歲十有二月奇寒,苦鐵。
以作篆之法作畫別有風趣,在古人不知誰是,在今人不知誰非,識者已領吾無多言。老缶又書。(二)仙人醉剝青紫皮,東老壁上曾題詩。纍纍子劈紅瑪瑙,不須更向鮮荔支。菜根長鑿齒牙脫,粟飯勝仙胡麻間。庭養得秋樹綠,坐攤卷軸根橫斜。讀書書仰林屋,面無葉色願亦足。眼前不數愷與崇,盃鑄黃金糜煮肉。安吉吳昌碩。花垂明珠滴香露,葉張翠蓋團春風。虞山鄒巷有古藤,花時香聞數里,曾與友人鬨飲其下,茲涂大意。老缶又題。(三)斕斑秋色雁初飛,淺碧深紅映落暉。絕似香山老居士,小蠻扶醉著青衣。傲霜風格強其骨,投老婆娑贅比疣。古籀問誰通假借,石巖巖下看蝸牛。擬北平張十三峰筆意,丙辰冬月安吉吳昌碩年七十三。荒厓寂寞無俗塵,老菊猶得秋之清。登高一笑作堂九,挹赤城霞湌落英。時客海上,大聾。(四)霜天翠袖不□扶,朱實離離百琲珠。絕憶歌筵華燭畔,相思紅豆把來無。時客滬上,大聾。谿流濺濺石□岈,昌蒲葉枯蘭未芽。中有不老神仙花,花開亦出玉無瑕。孤芳不入王侯家,芝蘿浣女歸去晚,笑插一枝雲鬢斜。丙辰歲寒安吉吳昌碩缶。(五)葡萄釀酒碧於煙,味苦如今不值錢。悟出草書藤一束,人間何處問張顛。筆底明珠無賣處,閒拋閒擲野藤中。老缶。五月天熱換葛衣,家家盧橘黃且肥。鳥疑金彈不敢啄,忍饑空向林間飛。端陽嘉果熟薰風,色似黃金不救窮。曾伴榴花作清供,饞涎三尺掛兒童。高枝實纍纍,山雨打欲墮。何時白玉堂,翠槃薦金果。偶然以吾家讓翁綴色法成之,時客海上去駐隨緣室,安吉吳昌碩年七十又三。(六)美意延年。老缶。國色天香絕世姿,開當穀雨得春遲。可憐富貴人爭羨,未見名華結果時。嫣紅姹紫供臨池,慚愧人稱老畫師。富貴原從涂抹出,旁觀莫笑費燕支。丙辰冬,安吉吳昌碩時年七十又三。臨撫石鼓琅砑筆,更為幽蘭一寫真。中有不老神仙花,不須携去賽錢神。東涂西抹鬢成絲,深堂挑燈讀楚辭。風葉雨花隨意寫,申江潮海月明時。缶道人。
鈐印:昌碩(15鈐)、俊卿之印(17鈐)、石人子室(6鈐)、吳俊之印、虛素(6鈐)
設色/水墨紙本 六折屏風一對 1916年作(畫全長)174 x 378cm(書全長) 174 x 354cm
題識:(一)漢明帝時恆山獻巨桃核,父老詴巨桃霜下結花、隆暑方熟。畫中之桃亦如之。余嘗有絕句云:恆山仙種寫來看,桃實纍纍大若盤。曼倩垂涎偷不得,上天容易下凡難。千年桃實大於斗,仙人摘之以釀酒。一食可得千萬壽,朱顏長如十八九。七十三叟吳昌碩。
梅花鐵骨紅,舊時種此樹。豔擊珊瑚碎,高倚夕陽處。百匝繞不厭,園涉頗成趣。太息饑驅人,揖爾出門去。丙辰歲十有二月奇寒,苦鐵。
以作篆之法作畫別有風趣,在古人不知誰是,在今人不知誰非,識者已領吾無多言。老缶又書。(二)仙人醉剝青紫皮,東老壁上曾題詩。纍纍子劈紅瑪瑙,不須更向鮮荔支。菜根長鑿齒牙脫,粟飯勝仙胡麻間。庭養得秋樹綠,坐攤卷軸根橫斜。讀書書仰林屋,面無葉色願亦足。眼前不數愷與崇,盃鑄黃金糜煮肉。安吉吳昌碩。花垂明珠滴香露,葉張翠蓋團春風。虞山鄒巷有古藤,花時香聞數里,曾與友人鬨飲其下,茲涂大意。老缶又題。(三)斕斑秋色雁初飛,淺碧深紅映落暉。絕似香山老居士,小蠻扶醉著青衣。傲霜風格強其骨,投老婆娑贅比疣。古籀問誰通假借,石巖巖下看蝸牛。擬北平張十三峰筆意,丙辰冬月安吉吳昌碩年七十三。荒厓寂寞無俗塵,老菊猶得秋之清。登高一笑作堂九,挹赤城霞湌落英。時客海上,大聾。(四)霜天翠袖不□扶,朱實離離百琲珠。絕憶歌筵華燭畔,相思紅豆把來無。時客滬上,大聾。谿流濺濺石□岈,昌蒲葉枯蘭未芽。中有不老神仙花,花開亦出玉無瑕。孤芳不入王侯家,芝蘿浣女歸去晚,笑插一枝雲鬢斜。丙辰歲寒安吉吳昌碩缶。(五)葡萄釀酒碧於煙,味苦如今不值錢。悟出草書藤一束,人間何處問張顛。筆底明珠無賣處,閒拋閒擲野藤中。老缶。五月天熱換葛衣,家家盧橘黃且肥。鳥疑金彈不敢啄,忍饑空向林間飛。端陽嘉果熟薰風,色似黃金不救窮。曾伴榴花作清供,饞涎三尺掛兒童。高枝實纍纍,山雨打欲墮。何時白玉堂,翠槃薦金果。偶然以吾家讓翁綴色法成之,時客海上去駐隨緣室,安吉吳昌碩年七十又三。(六)美意延年。老缶。國色天香絕世姿,開當穀雨得春遲。可憐富貴人爭羨,未見名華結果時。嫣紅姹紫供臨池,慚愧人稱老畫師。富貴原從涂抹出,旁觀莫笑費燕支。丙辰冬,安吉吳昌碩時年七十又三。臨撫石鼓琅砑筆,更為幽蘭一寫真。中有不老神仙花,不須携去賽錢神。東涂西抹鬢成絲,深堂挑燈讀楚辭。風葉雨花隨意寫,申江潮海月明時。缶道人。
鈐印:昌碩(15鈐)、俊卿之印(17鈐)、石人子室(6鈐)、吳俊之印、虛素(6鈐)